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新大 >> 正文

新疆电视台:新疆各单位积极开展人才培养计划

信息作者: 发表时间:10-11-24 18:23:00 来源:
  

xjtvs.com.cn 消息( 新疆新闻 ): 人才培养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新疆人才匮乏,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已成为各地各单位的共识。

  这两天,新疆大学党委书记李中耀正忙着和清华大学等10所援疆高校对接课题。8月31日对口支援工作启动以来,新疆大学的老师们就在积极查找与名校的差距。

  新疆大学党委书记 李中耀:“最大的差距在师资队伍建设,内地院校博士以上学历的老师,都占到了整个师资队伍的60%以上,我们迄今为止也只有20%。”

  目前,新疆大学已建成8个重点实验室,涉及生物资源、信息技术、功能材料等多个领域;今年又承担了6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风电机组独立电浆技术研究与应用还被列为国家863计划,予以扶持。尽管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步伐在加大,但这还远远不够。

  新疆大学党委书记 李中耀:“我们也正在研究怎么样建立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来发现一批人才,来培养一批自治区急需的,同时又是具有比较高的应用性工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学生。”

  综合性大学培养高素养和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各类职业院校也在为培养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努力。还没有毕业就被用工企业抢定一空,这是新疆化工学校这几年来学生就业的一大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相当抢手。

  新疆化工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 张韶华:“(今年)我们的就业率达到95%,每年的订单人数都是呈现递增的状态。”

  高就业率的实现,不仅靠订单,还取决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人才,学校加强工学结合,从培训同时具有讲师和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入手。

  新疆化工学校党委书记 阿不力孜·在依丁:“双师老师在理论上可以带,到操作上、技能上可以指导给学生。学校的目标是,2013年以前,专业老师的80%以上,达到双师的标准。”

  而依托高技术人才发展石油产业的克拉玛依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刚刚出炉,他们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政策配套。

  克拉玛依市人事局局长 王习军:“通过开展项目合作,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稳定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建设一支总量不断扩大、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

  新疆电视台记者高继慧、郭凯、格日勒图、贾勇和克拉玛依电视台记者刘莹、向晖报道

责任编辑:李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