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2月25日电(记者 曹志恒)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阿不都拉·阿巴斯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在两会上先后提出了近80件议案、建议和意见,反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工资待遇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他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不断呼吁下,一些问题得以解决。
两会前夕,记者在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见到了阿不都拉·阿巴斯,他正带领研究生在实验室做实验。阿不都拉·阿巴斯说:“能不能当好人民心目中的代表,关键看能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我的职责。”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家庭负担重、高中入学率低是阿不都拉·阿巴斯代表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他说,我国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但从高中起,学校收费就大幅增加。许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子女交不起高中的学费,初中毕业后只能辍学,使得一些优秀的青年人埋没在农村。
阿不都拉·阿巴斯代表说,以南疆地区为例,2009年新疆初中升入高中的入学率是73.6%,但是南疆四地州的升学率仅为38.26%,成为新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后进地区。
从2008年起,阿不都拉·阿巴斯在两会上建议政府针对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免除高中学费的政策,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孩子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这一建议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开始解决。阿不都拉·阿巴斯说,2008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在国家支持下,率先在南疆和田、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行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并力争2015年在全区基本普及12年免费义务教育。
从2010年起,新疆进一步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结合南疆实际,以就业为导向,重点规划南疆四地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其中包括规划新建101所中等职业学校,就地解决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问题。
“国家和自治区还将继续增加对南疆地区的教育投入,通过多项措施,力争2015年使这一地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8%。”阿不都拉·阿巴斯说。
作为一名塔塔尔族的全国人大代表,阿不都拉·阿巴斯连续两年提出了保护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2010年秋天,文化部向阿不都拉·阿巴斯代表反馈:已经派工作组到新疆塔城、伊犁等地调研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向当地的文化保护学会拨付经费支持保护和研究工作。
从1977年以来,阿不都拉·阿巴斯一直在新疆大学任教,逐步成长为新疆大学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为国家培养了49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作为新疆地衣学学科研究方面的主要奠基者,他的研究成果还填补了新疆的空白。
30多年来,阿不都拉·阿巴斯每年坚持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在天山南北、阿尔泰山、昆仑山等山脉中留下了足迹。在调研过程中,他发现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领域大量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增加新疆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关于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等建议。
阿不都拉·阿巴斯工作异常繁忙,除了承担大学的教学科研任务外,每年都要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了解基层群众的困难和呼声,并在两会呼吁予以解决。
阿不都拉·阿巴斯说,当全国人大代表是荣誉更是责任,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老百姓的事儿记到心里,要多替老百姓说话。
责任编辑:李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