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清现代文化的内涵,要从社会发展进步这个原则出发,理清文化释义中的理论、实践及其相互交织的四个基本关系问题。
一、物质文化状态与精神文化状态关系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存续发展状态问题,是相对于一定目标的某阶段人的总体社会状态问题。现代文化是现代人的存续发展总体状态,包括物质文化状态、精神文化状态和联结物质精神的关系文化状态,其中物质和精神是文化状态最基本的两个方面。
物质和精神文化状态对立统一在社会文明形态之中,物质文化状态的历史意义侧重结果,表现为历史遗存、文明成果,精神文化状态的历史意义则侧重动力,表现为未来目标、前进方向。精神文化总是在与物质文化对立统一中引领下一步发展。面向未来、符合社会发展、历史进步要求的精神文化状态,是现代文化的价值重心。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
文化作为某一历史条件下人类共有的精神品质、精神意志,其内涵的核心是一定和统一的。这是由人类共同的道德标准、价值追求决定的。
人类的历史(文明)是在不断追求进步、发展的创造过程。现代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要秉承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这一共性基因,坚守理性与进步这个“底板”,弘扬发展进步这个主题,坚持劳动创造这个根本,这就是现代文化内涵的基本要素:科学理性、人文关怀、追求进步、崇尚创造。
三、传承与发展关系
文化跨度历史、现实和未来,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集合体。因而,传承和发展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两个使命。一个社会形态要有相应的文化,同时,还要孕育出发展新文化的文化,这是文化动力功能和自身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也是文化的最高价值、文化的魅力所在。
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面向现代化新目标,在“破”与“立”、继承与发展中,审
视过去、考察现在、抉择未来文化的扬弃与升华。
四、柔性与刚性关系
从社会历史功能上看,文化是柔性和刚性的统一。文化以精神意志、道德情操等柔性内容和方式,作用于主客观世界,提供思想旗帜,整合社会意愿智慧,形成精神动力,实现社会功能。同时,文化又是刚性的。文化是共有的精神意志,也是共有的行为准则,它提供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更要为发展进步提供以制度文化为代表的高一级的社会规则、规范、秩序。
推进新疆发展的社会新跨越、实现新疆的历史新进步,必须树立新思想、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建设具有新疆特点的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文化形态,开启新疆全面发展、科学跨越的历史进程。 (本文作者 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周耀治)
责任编辑:王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