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新大 >> 正文

【新疆日报】打造丝路上的文化创新发展智库——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新疆大学文化心主任杨晓东

信息作者: 发表时间:14-11-21 11:43:00 来源:
  

19日,在国家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疆大学致力于文化领域发展研究的学科建设背景下,新疆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在新疆大学揭牌落成。
该中心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新疆大学与北京漫园公益基金会三方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推动新疆文化创新发展领域理论和实践研究,服务于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担当新疆文化创新发展智库的角色。
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兼新疆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晓东,请他谈一谈新疆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加强系统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记者:新疆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填补了新疆没有专业机构对文化价值、创意产业领域进行顶层设计、政策研究的空白,作为担当“新疆文化创新发展智库”的角色,中心成立后研究的具体方向是什么?
杨晓东:新疆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是依托新疆大学学术资源,借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兼顾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开展文化价值、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研究。其定位是政府智库、咨政建言、应用研究和指导实践。
中心成立后研究的具体方向包括文化认同工程、文化产业工程和校园文化工程在内的三大工程多个项目。多个项目近期主要启动的有《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年度蓝皮书)《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研究》《新疆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新疆十三五文化发展与改革规划预研究》和《新疆文化产业核心区(CCD)研究》等国家及自治区重大项目。
新疆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力争成为新疆乃至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发展研究智库,实现服务决策、凝聚共识、培养高端人才和引领学科发展的四大智库功能。
记者:新疆为什么需要研究“文化创新发展”?发展文化产业除了对经济发展可以做出贡献,还对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杨晓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还就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自治区党委也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具体战略选择。历史和传统要求我们重视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急切呼唤文化建设,我们需要对文化进行创新性的发展。
新疆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有“文化认同工程”,文化认同对目前新疆具有现实意义。增强各族群众的四个认同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发创造力,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记者:自治区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进程中,提出了“文教中心”在内的五个中心建设目标。您认为新疆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在哪儿?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杨晓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很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新疆十三五文化发展与改革规划预研究》中就有一块是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
新疆是文化资源大区,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很大潜力。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交汇地,具有特色文化的区位优势。众多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多种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和融合,构成绚丽多姿、风情浓郁的一体多元新疆文化特色。
新疆正在进行产业调整,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对国家贡献大,对老百姓的收入贡献也大。发展文化旅游业、创意产业等,可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而且文化产业是绿色经济,对生态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政府主导,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区的目的是发挥其集聚功能,把创意的人才集聚过来,产生创意的产品。这就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基础环境。包括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地方划出文化融合特区,比如在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库尔勒等选出基础较好地块来汇聚各民族智慧倾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CCD);建立为文化企业服务的孵化器;中小企业混合制银行和相应的担保公司;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文化特区(CCD)管理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等并形成规模,发挥集聚效益。
记者:您是知名的文化产业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实战派学者,请问该中心对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否有落地性较强的思路或发展的新理念?
杨晓东: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政府主导,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CCD),形成与行政经济核心区(CAD)和商业经济核心区(CBD)交相辉映互为共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系统。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的目的是发挥文化经济的集聚和融合功能,将各民族的创意人才集聚过来,打通各民族的文化的“任督二脉”,催生新型创意人才、新型文化融合业态、新型的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以最大程度地释放新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热情,为新疆、全国乃至中亚提供文化交融生态系统建设的形态样板和体制示范。(来源:新疆日报 日期:2014-9-25 编辑上传:孙易杨子 )

责任编辑:红湖网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