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师生强烈谴责“新疆禁止穆斯林在斋月期间封斋”的境外谣言(节选)

7月13日,新疆大学研究生沙合那孜(左)在座谈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阿扎提•玉素甫江摄
近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国际上散布“新疆禁止穆斯林在斋月期间封斋”“关闭清真寺不让他们做礼拜”的谣言,这种无中生有的弥天大谎,激起了新疆高校师生的极大愤慨。7月13日,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喀什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分别召开座谈会,强烈谴责境外反华势力不实言论。
新疆大学:
“认清谎言背后的真相”
13日,新疆大学师生以“认清谎言背后的真相”为主题,旁征博引,以身边人身边事批驳所谓的新疆“斋月禁令”。师生们表示,面对境外不实言论,要保持清醒头脑,站稳立场,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曾经在日本留过学,去过美国、土耳其等国家,也参加过异国他乡的古尔邦节活动。”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阿布里克木•艾山说,在国内他也常常关注和研究新疆宗教政策的实施情况。从来没有遇到过别有用心的人歪曲事实所说的“新疆禁止穆斯林在斋月期间封斋”,政府也从未限制过穆斯林群众吃斋饭或做礼拜。
“境外反华势力制造谎言的本质就是要搞分裂搞破坏,”阿布里克木说,多年来,党和国家考虑到新疆的民情和宗教特点,培育宗教人士,也保护了很多带有宗教色彩的历史遗迹。境外反华势力用不实言论攻击我们的民族宗教政策,既站不住脚也成不了势,但是如果不正确认识,也会阻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教师,面对这个问题不能旁观,要正确认识,更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好学生。
谈到信教自由,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热合木吐拉•艾山说,1949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一共进行了四次大的修改,都强调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从来没有淡化和弱化公民信仰宗教的合法权利。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沙合那孜•尼加提大学本科就读于北京,并且在北京工作过两年。最近看了境外的一些不实报道,沙合那孜非常愤慨。她说,新疆的民族宗教政策都基于民族团结的这个基础和前提,多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都有一些特别好的政策,比如内初班、内高班招生,政策都向少数民族及农牧民家庭子女倾斜。在北京工作期间,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这样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都会享受假期。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境外敌对分子的险恶用心不会得逞。
“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飞速提高。”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祖力皮卡尔•库尔班最近入选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讲解员,自治区60年来的发展成果让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最近他还主持了教育系统“大美新疆”主题演讲比赛。“南疆来的同学用流利的汉语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听后非常感动!”祖力皮卡尔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让外界了解真实的新疆和新疆穆斯林的真实生活。(记者赵西娅、何进、韩沁言、木也色尔•阿巴米提、艾克拜尔•司马义通讯员史雪红采写;来源:《新疆日报》2015年7月14日)
责任编辑:李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