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9月至今,新疆大学第二批住叶城县依提木孔乡其木盖尔里克村工作组打造的基层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已经步入正轨,实现了叶城县基层干部群众在家门口提升学历的美好愿望。全县参与“学历提升工程”的人数多达2800余人,通过正审、考试,最终1433名基层干部进入”大学“课堂,人员遍及叶城县28个乡镇场区。此次“学历提升工程”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影响力上,都如同一面鲜活的旗帜,为叶城县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疆大学第二批工作组在住村工作实践中,发现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村“两委”干部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思路视野、汉语水平等短板,都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的建设发展。通过调研,工作组发现叶城县基层干部对提升素质和汉语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
工作组便萌生了开展基层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的想法,利用高校在党建、宣传教育和群众工作等多方面的优势,力求为叶城县基层干部群众打造一条通往学历提升的绿色通道,提供一次学历、素质、能力提升的机会。
此想法一出,新疆大学第二批工作组组长赵光辉带领着工作组立即着手制定方案。方案的制定全方位考虑了叶城县基层干部群众的要求,可以说是为叶城县干部群众量身定做了一个最便捷、最高效的计划方案。
在方案最终定稿前,工作组的全体成员便对招生的对象及条件、学制和费用、专业、报名时间及方式、授课安排作出了科学安排。同时也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节约学员的时间和精力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直至“学历提升工程”最终成型,工作组的全体成员都没有一刻是放松的。
正是有了新疆大学工作组这样的付出,对“学历提升工程”的精益求精,才最终成就了叶城县1600余名干部群众的“学历提升梦”。
根据《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成人高校报名继续实行网上报名,报名起止日期为2015年8月28日至9月12日,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信息确认两个阶段。
新疆大学工作组考虑到报名时间紧迫,很大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在计算机和汉语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等客观因素,开辟了三个“绿色通道”,方便考生报名和确认。一是派出强大教师阵容代考生进行网上报名;二是将报名信息确认点由喀什移到叶城;三是为方便偏远乡村考生,在各乡镇设置移动确认点。
工作组的老师们为了赶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完成全部学员的网上报名工作,加班加点,废寝忘食。顺利帮助2800名初报名的学员完成网上报名,最终通过资格审查和现场信息确认的共计1691人。在短短的14天就完成了所有学员网上报名,又用短短一周的时间完成1691人的现场报名信息确认和照片采集,高负荷的工作时间,不间断的任务压力,终于换来了所有学员能够开心得入学。
“我一定珍惜此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储备业务经验,为今后更高质量的开展工作打好基础。”在现场报名信息确认点排着队的阿依姑理·艾尔肯激动地说。
新疆大学住村工作组从细微处入手,积极发挥工作组优势,用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打造了独属于叶城县的“学历提升工程”。时刻体现了“为群众办事,为群众省事”的宗旨,让叶城县基层干部群众真正实现不出家门就能完成学历的提升。
新疆大学住村工作组考虑到基层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繁忙,如何能让学员们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让自身学历更上一层楼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老师输送到基层,为学员们提供面对面的学习课堂。新疆大学住村工作组从校内精心挑选了21名优秀大学教师赶赴叶城,在党校、乡镇设点,利用农闲和寒暑假期间为学员集中授课。
通过最终考试的1433名学员不用再辗转去乌鲁木齐,在家门口的“大学”便能实现素质、能力和文化的提升。在“学历提升工程”开班仪式上,叶城县委各级领导对学员们表达了祝贺,也对他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期待着他们学成之时能为叶城县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疆大学住村工作组打造的“学历提升工程”处处体现了对叶城县基层干部群众的关心。强大的教师阵容,精选的面授课程,必能为叶城县基层干部群众带来一阵最强有力的知识旋风,为构筑更加辉煌的叶城助力添彩。
从最初的方案制定,到后期的课程策划,新疆大学住村工作组一直秉承着时刻为群众着想,处处为群众省时省力的原则。在圆满完成“学历提升工程”项目的同时,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精神贯穿始终。时光记录着叶城县各级住村工作组不断前行,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一幕幕辉煌的瞬间,终将汇成一缕不灭的阳光,推动叶城县一步步的成长。(通讯员:杨菁菁;编辑:李凤华;来源:叶城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