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叶城7月25日讯(通讯员 徐金娟)新疆叶城县各级住村工作组紧扣青少年“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这个关键环节,倾听青少年的心声,了解青少年的诉求,坚持“组织、思想、文化、就业”四式引领,将青少年引导到思和谐、盼稳定、谋发展的路子上来。
坚持组织引领,凝合力。各级住村工作组注重发挥好共青团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从配齐配强343个村(社区)团支部成员入手,选配能号召、有特长、想干事、肯奉献的优秀青年团员充实到团干部队伍中来,充分发挥好他们骨干带头示范作用;完善团支部每周例会、组织生活、学习培训等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团员大会,加强工作计划管理,签订工作责任书,推动日常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以及互联网等教育资源,开办青年夜校,举办文化知识、政策理论、计算机操作、双语学习、惠农政策等培训,帮助团干部提升能力素质;强化团员发展工作,协助团支部把思想进步、表现良好的青年纳入团员发展对象队伍中来,工作组成员作为其联系人,结对约谈,进行传、帮、带,将谈心谈话制度化、规范化,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排除思想“疙瘩”,教育引导他们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截止目前,已在优秀青年中培养入团积极分子713人。
坚持思想引领,提动力。各工作组用好“思想文化引领”这把钥匙,把主流思想引领作为青少年工作的着力点,先后开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守法公民”、“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梦想”、“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当代共青团员的使命和责任”等多层次、全覆盖的“微宣讲”主题活动。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巧用“红色杠杆”,组织全体团员升国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重温入团誓词,组织青年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了解党的光荣历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叶城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激发爱国情怀,树立共建信息感受现代魅力。新疆大学住依提木孔乡阔滚其艾日克村工作组发挥高校文化科技优势,注重培养“乡村名嘴”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宣讲队,先后为50余名“草根”宣讲员解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宣讲方法和技巧,让“草根”宣讲员规范化、专业化。
坚持文化引领,激活力。各级工作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特色、节日有庆典、全民都参与”的文化氛围,为青少年打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家园”。新疆煤田地质局住萨依巴格乡巴什欧尔达贝格村工作组组织33名青年成立文艺队,携18个各具特色的节目在全乡21个村内开展“百日文化广场暨‘六进村’”巡演活动,将传统民族特色与现代文化气息相融合,通过丰富的文艺节目和生动的表演形式,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现代文化的熏陶,感受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现代文化的“传播队”;新疆大学住依提木孔乡阔滚其艾日克村工作组组织本校一民一汉优秀大学生与村内50余名中学生结对子,以经常书信往来、视频交流、赠书赠物、实地探望等形式,在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上进行互帮互助,现已先后开展百个文具、百件衣物、千本书籍等4次爱心捐赠活动和2次“我的青春寄语”、“青春榜样”主题小课堂视频交流活动。
坚持就业引领,增效力。各级住村工作组在调查摸底青年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订单式”与“菜单式”培训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建筑、厨艺、刺绣、农牧科技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术人才;扎实开展创业就业指导帮扶,解决有意愿就业创业的青年破除惠民政策不理解、经济条件不充足等“瓶颈”,协助创业青年办理贷款、租借场地、成立合作社、开办电商、“十小工程”店铺开张等,变“物质帮扶”为“政策帮扶”、“智力帮扶”和“技术帮扶”;积极发掘、选树村里走出去的、在年轻人中有感染力的创业典型现身说教,改变青年人思想观念,激发其创业就业热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各级工作组共开办各类培训班462期,实现7968人就地就近就业,成立农民合作社39个,网店32个,培育青年技术人才1200余人,协助1489间“十小工程”店铺开张营业,直接带动青年180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