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治学严谨的教授,更是致力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学者,他非常谦和、平易近人,他怀着对大自然朴素的热爱走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更在美丽的自然中向同学们播撒植物地理学的知识火种,他就是我校植物地理学家和植物生态学家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
保护民族文化 传承文明火种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一笔瑰丽多姿的文化遗产。在新疆有这样一个民族——塔塔尔族,人口总数仅4984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塔塔尔族的文化是历史的血脉、精神的骨髓,能否将它们保留和继承,不仅是关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更是关乎中国的文化发展”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是说到。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自1995年来历任塔塔尔文化学会秘书长、兼副会长。长期与塔塔尔族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沟通塔塔尔族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的一座桥梁。他担任学会秘书长15年来,每年主持举办一次塔塔尔族传统节日“沙帮借”、“那吾茹孜节”等活动,在庆祝这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上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会和塔塔尔族青年代表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歌唱美好的生活。他每年主持召开学会年会,举办5次学术会议,广泛收集资料,编写出版《中国塔塔尔文化教育史》一书,《中国塔塔尔人》杂志等,通过与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全世界塔塔尔学会交流合作,先后3次选派90多名学生出国学习,并在出国前为学生提供会议室、教室,开办培训班,为同学们讲授俄罗斯语、塔塔尔语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了塔塔尔族同其他民族的共同进步。
“现在党的政策好,所以我们得以联系到越来越多塔塔尔族的兄弟姐妹。”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告诉记者,去年他到巴里坤地区进行科研考察时偶然找到了当地30多位塔塔尔族同胞。塔塔尔族的人口稀少,所以找到同胞真是一件喜事,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为这里的塔塔尔人送来了有关塔塔尔族的书籍、杂志和小说,带来了他们本民族的舞蹈光盘,亲自教授这里的塔塔尔青年塔塔尔语,为的就是更好地保护塔塔尔族的文化,并不断发扬和继承下去。
在朴素的自然中授课 播散知识的种子
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喜欢在朴素的自然中授课,在山水森林间播撒知识的种子。他将原本枯燥乏味地植物地理学理论带到室外,一路行走,一路讲解。他将艰涩难懂的自然地理学名词讲解的活灵活现,其奥妙就在于,身处不同的自然环境,他抓起一抔土就能向身边的同学们解释各种岩石的区别,爬上不同海拔不同的山就能形象地地讲出各个植物带谱的特点。
当然,野外考察也是一件辛苦和危险的工作。他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常常在带队途中为大家讲笑话。学生王燕燕说:“他就像一位慈祥的父亲一样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他的学生吐尔逊•阿依说:“有一次爬博格达峰,海拔四千多米,从下午开始下山,可是下山时累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眼看天都快黑了,再不及时下山大家就会有危险,教授就给我们女生讲狼的故事,吓得大家都提起了精神,咬着牙坚持下了山。”还有一次,一位同学掉了队,不小心被卡在了峡谷中,脚下就是激流,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纳闷这个学生怎么半天没有踪影就返回寻找,隐隐约约就听见有人叫他名字的声音,教授心想如果真是这个学生的话也不应该直呼老师的名字啊,他回去时发现就是那个学生,原来学生气老师带队丢下他不管了,又害怕又心生抱怨,教授立马把他救了下来,然后开玩笑道让这个学生以后就踩着教授的脚印行走,一步也不许离开,后来,这位同学还和教授成了好朋友。
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不需要一大推钱,我只要有自然就足够了”。出生在伊犁地区昭苏县的他,草原、河流让年少的他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真如他所愿,与大自然结下不解之缘,上大学时,他坚定地选择了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态学作为自己的方向。1983年他从我校毕业后,在著名植物地理学家米吉提•胡达拜尔地指导下从事新疆植物分类和植物生态的研究工作。一年四季,除了隆冬时节,他都带着学生去野外进行植物地理考察研究,妻子戏称他为“冬天的老公”。 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教授先后合作出版了《新疆高等植物检索表》、《新疆植物志—第四卷》《阿勒泰山两河源综合科学考察》《新疆巴音布鲁克山自然保护区考察》等书。(编辑 王海龙)
责任编辑:王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