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初,武汉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工作正式展开,自工作正式开始,武汉大学就与新疆大学紧密合作。并制定了“115行动计划”,在这一计划中有一项为实施“高标准平台建设计划”,即武汉大学在五年内将不断派出各领域学者共50余人到新疆大学授课。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吴永贵副教授为此次派来的教师之一、他教授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09-3班的专业课程。
吴永贵老师是武汉大学派来的第二批援疆教师,现任人文学院副院长一职,曾获安徽大学图书馆学博士学位,他出版的《中国出版史》、一书现已成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编辑班的必修教课书。
此次援疆是吴永贵第一次来新疆,谈及对新疆的印象,他欣喜地说:“实地的新疆比我脑海中的要美的多,在武汉时,虽然是自愿向学校申请来疆支援,但也有担心之处,从小在内地长大,没有到过非常寒冷的地方,不知能否适应。而且觉得时间有些长。但来到这后,之前的新疆印象被摧毁了一大半,这儿给我的感觉非常美好,时间过的很快,第一是因为新疆大学的学生非常爱学习,看着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的授课兴趣也在不断的提高,课堂授课很流畅、享受,使我一直保持着一颗愉快的心,还会带给我一种与武汉大学不一样的新鲜感。第二是结交了很多新疆朋友。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同事,甚至是学生,都让我觉得不寂寞,逐渐地冲淡了思乡之愁,自己还经常受邀去同事家吃饭,乌鲁木齐的特色餐厅也都去过,让我逐渐了解了新疆的民族文化。三是因为新疆令人着迷的人文地理风景,前段时间去喀什,广漠的人文地理风光与脑海中的长江中下游情景形成鲜明对比。站在沙漠前,突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胸襟也一下子变得宽广了,此行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人生体验。有人说到新的地方,接触新的事物,大脑里会长出新的神经元,并保留在记忆深处,在新疆的这半年中,这些记忆将伴我一生,永远不会忘记。现在更主动积极地参与研究新疆的课题,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再来这里,追寻记忆深处那美丽的新疆”。短短的半年时间,让吴永贵爱上了这里,在一个惬意的地方做着自己喜爱的事,用他的话说可谓是极富乐趣。
吴永贵在学术研究上更加痴迷。他最近在做的一项研究有关民国出版史。他说:“民国时期的出版史令我深深着迷,大家都知道民国时局动乱,但这一时期既出人也出书,各大巨作遍及各个领域,而我也称这一时期的文化圈为文化生态,研究这一时期的的文化发展很有意义,尤其喜爱这一时期的各个出版人物、大师,他们有个性,有抱负,自由的思想让他们做出出版这一事业,我希望现在中国出版业的状态能吸取一些他们的精神,再现当年的出版氛围,展现我们这个时代的魅力,让纵向的历史与横向的文化相结合,推动出版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吴永贵老师一直热爱着出版这一领域的研究,他相信著名编辑家赵家壁所说的“书比人长寿”。如果有一天人不存在了,但书和书中的精神将会永远传递下去,展现给后人。
武汉大学支援新疆大学也已有两年,吴永贵老师一直都很支持这项决策,他表示:“可以说这是个双赢的政策,双方都会从中受益不少。对武汉大学来说,可以更多的了解新疆大学少数民族的学术及文化情况,触及到了一块新的领域。对新疆大学来说,武汉大学每年都会派老师过来,新的老师会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动态意识。如人文学院的编辑课是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所以派专业老师过来是很有益处的。新疆大学每年也会派老师去武汉大学进修、培训,这样的双向互补方式,促进了双方的教学完善和发展,意义深远!(学生记者 祁丽丽 )
责任编辑:李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