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蜚声国内外的中国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家、新疆大学教授徐思益先生不幸离世。他一生都在从事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传授,作为现代语言学在新疆的奠基人,徐思益先生在边疆传播现代语言学思想,潜心研究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新疆培育了大批优秀的现代语言学人才,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和语言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徐思益先生离世前将自己的所有藏书捐赠给新疆大学人文学院,谢世后根据其生前意愿,其遗体也做了捐献,供医学研究,把无私奉献进行到最彻底。
扎根新疆的当代语言学家——徐思益先生
2018年2月23日下午5时30分,徐思益先生走了,他飘逸而去。他在这个世上做了一个人必须做的事和喜欢做的事,没有了扯绊与牵挂。
徐思益先生,当代语言学家。1927年l2月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1958年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秋主动要求来新疆工作。怀揣发展繁荣新疆语言学事业的初心而来,初心不改把根深深地扎根在新疆的土地上,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和语言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徐思益先生在新疆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有学术的,在语言学各方面的研究成就以及深远影响也是大家共知的,这些已经有人做过精要的介绍。我想谈的是徐先生为新疆语言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现代语言学在新疆的奠基人
徐思益先生在边疆传播现代语言学思想,潜心研究现代语言学理论,为现代语言学在新疆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现代语言学这一学科领域里,使边疆有人学之,知之,用之。
徐思益先生在文革刚刚结束的1979年,就给研究生开出了关于现代语言学的几门课,他讲授“语言学名著评介”、“理论语言学”、“描写语法学”等课程。还开设了“语言学专题讲座”、“现代逻辑讲座”等讲座。很多学生就是在这里熟悉了索绪尔、布龙费尔德、乔姆斯基等现代语言学大师的名字,领会到现代语言学的精髓。
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现代语言学思想,徐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多次邀请国内外语言学界的著名学者来新大讲学。记得有美籍华人王士元先生,语言学界知名学者胡裕树先生、陈章太先生、于根元先生、龚千炎先生、范晓先生、石安石先生、王理嘉先生、贾彦德先生、李临定先生等人。这些学者的到来,给新疆语言学界带来了新的思想,使新疆语言学界充满了活力。
在大力传播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同时,徐思益先生潜心科研,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著作和论文。我想抛开这些论文的内在素质,单就它们在国内同类研究中所处的位置,谈谈感受。文革刚刚结束,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尚未出版,他就率先发表了《论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1980),紧接着于1981年出版了比较客观地、科学地、严密地描写汉语共时语法体系的<描写语法学初探》,走在了全国同类研究的前列,1982年有书评说“<初探》堪称目前国内系统研究描写语法学理论的唯一的一本专著……填补了我国语法科学研究上的一项空白”。专著出版之后,为了适应文革后教学的需要,与李兆同先生著<语言学导论》,被称为“填补了我国十年浩劫后缺乏新的语言学概论教科书的空白”。(伍铁平《读三本新出版的语言学教科书》)在教材建设上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这些就足以说明徐思益先生虽然人在边疆,但他的学术研究脉搏却与学术中心同时共振,甚至于是学术研究的报春鸟。
徐思益先生的职业是教师,在60年的教书生涯中,他注重为边疆培养现代语言学人才。文革前大学教育主要是进行本科段的教育,文革结束之后,他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申请硕士点,1980年他领导的语言教研室获国务院语言学硕士授予权,从组织上保证了培养高层次现代语言学人才的可能性。时至今日,这个点已经培养出50多名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生。
科研中关注新疆的语言实际
语言学不仅仅是谈理论,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徐思益先生作为根埴于新疆的当代语言学家,他的研究关注新疆的语言实际,解决新疆的语言问题。
他自己曾独立撰写过与新疆语言实际有关的数篇论文,如《认真执行民族语言政策》、《古代汉语在西域》,《论语言的民族变体》和《推进新疆民族语言大发展》等等,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组织了一批不同学校、不同民族,不同专业的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国家《八五》社科课题“语言的接触和影响”。并于1997年出版了课题论集《语言的接触和影响》。全书共12个专题,调查研究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民族使用汉语的情况,指出维吾尔、哈萨克族使用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方面呈现出的母语印迹,使汉语产生了系统性变异。社会语言学的著名学者陈章太教授,在给课题做鉴定时这样写到:“过去学术界对新疆的多元语言生活状况,尤其是双语现象和双语问题缺乏调查研究。徐思益教授主持,其他几位同志参加的‘语言的接触和影响’课题,对新疆这一重要现象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填补了学术界的一项空白,同时为应用语言学主要是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民族学等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资料”。
徐思益先生还关怀和扶持新疆的语言工作者。由于他本人在新疆语言学界的威望,不少年轻学者,向他请教问题,请他看书稿、看论文、求他写序。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几乎占去他三分之一的时间,他从不拒绝,而且认真对待,急时甚至通霄达旦。别的不说,单就我们教研室的研究生,每逢毕业时,总要请徐老师给看论文。徐老师从来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看完之后,要指出缺点,还要叮嘱如何修改。为此,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倡导成立新疆汉语学会
二十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新疆的语言学研究事业,在他的倡导下于1987年正式成立新疆汉语学会。至今学会已经走过了31年的历程。
学会是什么,学会是研究科学的组织,而科学是一种集体的事业,学会的存在,也是集体事业的一种表现。有了学会大家能聚在一起交流心得,交流成绩,互相促进,互相帮助,推动学科向前发展。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作为学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历任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等职,在学会成长的过程中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学会初创时期,成员少,大家的水平也还较低。为了学会的生存和发展,在挂靠单位语委的大力支持下,想方设法开展学术活动,诸如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学术座谈会、想办法出版论文集,使得学会的整体水平和知名度日益提高、学会的凝聚力不断加强、学术队伍不断扩大。由于学会的突出成绩,曾被评自治区优秀学会,同时受到自治区社科联的表彰。
徐思益先生虽早已不再担任会长,但他所开创的学会事业仍然在继续发展。
徐思益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起投身于深邃艰涩的语言学领域,从他博士毕业来到新疆这块土地上起,他为在新疆传播现代语言学理论,繁荣新疆的语言学事业走上了一条寂寞而坎坷的羊肠小道。在他60年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种种危难与曲折,但他始终以信念和坚毅、勤奋和执着、宽容和平静相对,以其思想和智慧,在贫瘠近乎空白的新疆语言学学苑上开出了一块园地,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了一块丰碑。
徐思益先生学术之树长青,他在新疆开辟的语言事业兴旺发达,徐思益先生培养的后来人,具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素质和学养。(编辑:张芳;作者:高莉琴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