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快讯 >> 正文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新疆大学)倾力打造高端学术品牌“天山文艺讲坛”

信息作者: 发表时间:22-11-15 18:54:20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开展重大文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发挥“文艺智库”功能,培养新时代文艺评论新力量,推动文艺评论工作创新发展,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新疆大学)联合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新疆文艺理论学会,重磅推出学术品牌“天山文艺讲坛”。讲坛“第一季”邀请赵毅衡、戴锦华、黄卓越、欧阳友权等著名学者开设学术讲座十余场次,受到了国内学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赵毅衡教授在题为《文学艺术中的“准不可能世界”》的报告中,以“什么是符号,什么是符号学”为问题,提出模仿论、反映论、或然论、白日梦论、形式论等传统理论无法应对艺术与世界间本质关系的问题,进而以“可能世界”理论为起点,提出文学艺术中的“准不可能”世界。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戴锦华教授以《再追问:电影是什么?》为题,经由电影史脉络回溯进入到对电影本体论的再追问,呈现了一场有关电影美学和电影文化的学术盛宴。国内网络文学研究奠基者、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教授以《新时代网络文学的几个热点》为题,围绕新时代网络文学整体创作规模、发展趋势、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网络文学的文化生产以及海外传播五个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讲述。武汉大学涂险峰教授在讲座中对目前学界关于卡夫卡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以卡夫卡《塞壬的沉默》对经典文本《奥德赛》的改写策略为开题,探讨奥德修斯是否听到塞壬声音的这一模糊化寓意时刻,对理解卡夫卡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首席专家向勇教授梳理了北京大学乡村建设和审美教育的学术传统,结合北京大学发起组织的白马花田营造社的乡创实践案例,介绍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本质要义、内在机制和路径方法,并总结艺术乡建与审美治理之间的价值逻辑,提出艺术乡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与思考。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教授在讲座中站在“什么是全球史”这一学术史高度上,以问题意识为切入点,提出了西方汉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并在西方全球化的言说框架之外开辟出了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另一条思路。

据悉,“天山文艺讲坛”第一季始终坚持高端学术定位,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文艺评论发展问题。论坛的开设,不仅启发了广大师生的研究思路,而且开拓了学术视野。论坛“第二季”将继续聚焦文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打破学科壁垒、打通学科界限、打破院校中心主义思维定势,对标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十四五”优势学科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学术“造峰”计划,积极构建区域学术共同体,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文艺评论人才和文化产业人才提供有效支撑,切实发挥好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新疆大学)在创新基础理论、引导创作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着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贡献文艺评论力量。(来源: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