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是新疆大学住村工作组的专长。如何将双语教学与村民的需求相结合,如何引导村民把双语学习由工作任务变成兴趣爱好,让双语夜校变成双语“夜宵”,引导村民从驻足观看到享受饕餮盛宴,是新疆大学住村工作组一直在摸索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落实自治区双语学习战略,不断提升35岁以下青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提高“双语”水平,新疆大学住村工作组积极响应党委号召,结合春季农忙,白天空闲时间有限的特点,陆续开展“双语”夜校学习班。如今,每天晚上原本安静的村委会不时响起阵阵笑声和掌声, “双语”培训受到了村民的广泛好评。

开班仪式
开胃菜

在依提木孔乡其木盖尔里克村,副组长阿不都伟力·依干拜尔地把原本晦涩难记的汉字拆解,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大家尽快学日常用语。

父子同学—其木盖尔里克村支部书记买买提吐尔逊·阿布拉和儿子共学双语1开班仪式。
学员中有一对父子格外显眼,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吐尔逊·阿布拉和儿子一同学习汉语,成了“双语”夜校的同学。
主菜
住阔滚其艾日克村工作组通过“提要求、谈经历、授课程”方式启动了村青年“双语”培训,全村35岁以下干部和120余名青年参加了“双语”启动会,并上了第一堂“双语”培训课。

甜点
阿亚格亚尕其村的“双语”夜校成了欢乐的海洋,工作组老师通过圆桌交流的方式让这群可爱的孩子不但学习了语言,还交上了朋友。
我教你们汉语,你们教我维吾尔语,大家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圆桌拉近你和我,用双语教学为大家展现了美好的世界。
在交流过程中,村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工作组也了解了村里的生活。大家一起在欢声笑语中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双语”夜校开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各族群众的心窝里。

专业讲述与诙谐谈心相结合,文化宣传与心灵沟通相结合,把夜校变成“夜宵”。一道道精美 “大菜”尽显风范,一道道“甜点”回味无穷,舌尖上的“双语夜宵”开工了!。(编辑:汤秀铃;编审:李凤华;来源: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红湖网记者团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