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族团结一家亲 >> 结亲日记 >> 正文

【民族团结一家亲】以人心换人心

信息作者: 发表时间:18-04-13 11:19:37 来源:

新疆大学党委书记 周旭勇

春节期间,我赴喀什地区叶城县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活动,向群众送温暖、送政策、送法律。走访慰问了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和选派深度贫困村工作队员。在工作过程中,汲取到了丰富的政治营养,在结亲住户中弘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新的形势下,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掌握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但做好群众工作这个传家宝却一刻也不能丢。实践证明,什么样的介质也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交流。“四同”活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再现,是当前条件下最直接、最管用的群众工作方法,也是改变干部作风最有效的途径。

“四同”需要用心、用情。群众工作最讲究“以人心换人心”,需要在“共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为完成任务敷衍塞责、走形式,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现在的干部也好、“城里人”也好,往前三、四代,绝大部分都是农民,都居住在农村。所以到农村“四同”,从本质上是一种“回归”,也是荡涤心灵、感受质朴纯真的生活体验,投入其中,就能体会到个中的乐趣。

就我自身而言,“四同”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与亲戚麦麦提·艾麦尔一家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同吃、同住中,不断交流生活的感悟,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培养,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同劳动中,不断寻找切合实际、实实在在的致富道路;在共同学习中,不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的发展、新疆的发展,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访惠聚”驻村工作、南疆学前双语支教、“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新疆大学坚持群众工作到哪里,党的建设就到哪里。成立了新疆大学南疆工作临时党工委和前方、后方指挥部,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增强了选派人员的归属感、荣誉感,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

特别是今年,新疆大学党委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号召,根据南疆地区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需要,精心组织,向喀什地区莎车、叶城、伽师三县和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151个深度贫困村选派151名驻村工作队员,协助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锻炼了教师干部队伍,磨炼了意志品质。同时,结合驻村等各项工作开展,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后盾作用,为驻村等工作提供坚强保障,解除队员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