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治区《结对子扶贫》活动的精神,我校分批次到南疆展开认亲活动,我被分到新疆大学第三批《结对子扶贫》人员名单里;第三批结对子人员在2016年11月14日至17日到南疆叶城县展开,2016年11月14号下午我们组坐火车往叶城县出发,通过22小时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叶城县,虽然,路程有1900多公里,但一想到“结对认亲”,想到需要帮扶的人们,我仿佛看到了一张张热切盼望帮助的脸庞和朴实的眼神,我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向着前方出发。我们到达时,新疆大学叶城县的三惠民工作组已经提前安排好了《认亲》活动前后的所有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认亲;我们到达时我们的结对亲戚已经在乡活动厅里等着我们,按照提前安排好的结对名单,我们一个个的跟结对亲戚见面,我的结对对象叫艾买提,虽然,我们第一次见面,但是,就像长期不见的亲兄弟一样热情的拥抱,我们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我开始关切地询问他们全家有几口人、多少亩地、家里经济状况如何?,他家里有5口人,有12亩地,主要种核桃和小麦维生,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他说“你们也挺忙的,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看望我们,真不好意思。非常感谢你们关心我们的生活。”我说:“这是应该的,既然是亲戚,就要相互关心。我亲切地对艾买提哥说,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告诉我,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最好的亲戚,我会尽力地提供帮助与支持,与你一起共度难关。简简单单的语言、朴朴素素的交流,你说说你的,我讲讲自己的,无拘无束,留下的是亲人之间的无限关怀。这次的探望亲戚,内心是暖暖的,我们看到了“亲戚”们主动向我亲切地握手、席地攀谈,一种别样的“亲情”、一种浓浓的爱在这蜿蜒的山野不断地延伸。
其实,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没能为他解决什么困难。爱在朴实之间流淌,亲情在平淡之间回荡,青山绿水见证了这份真实的民情沟通。俗话说“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密”。心与心的交流贵在情谊,人与人的交往贵在真诚,没有打不开的心结,没有建立不了的情感,只要用情、用心,大哥与小弟的结对感情就会更加亲密无间,情义永恒。多么质朴的语言,更多的留恋在高高的田野间徜徉,依依惜别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亲人间的往来逐渐频繁,简单的语言拉近彼此的心灵。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雷锋同志的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分土地,如果你是一寸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始终坚守在你的岗位”。对于我而言,作为一名党员,我就是那一滴水,那一寸阳光,那一颗最小的螺丝钉。我将努力践行自己的承诺,做力所能及的事,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忧”、“增感情”、“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