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族团结一家亲 >> 结亲感悟 >> 正文

​新疆大学干部结对认亲体会之三

信息作者:呙润华 发表时间:16-11-28 11:54:19 来源:两项活动办公室

编者按:在我校赴叶城县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我校广大干部在与结亲家庭交流交往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自治区启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紧迫感,也在结亲中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小编将遴选部分干部的结亲感想体会,一起感受他们的结亲活动的心路历程……

              全国人民一家亲

学校组织了南疆结亲活动,前三批南下的同志陆续带回了各种信息,有新闻、有惊喜、有轶事、亦有担忧,于我却更多的是一种期待。援疆三年到喀什两次却从未出过机场,在此之前学校对结亲活动做过了大大小小的几次宣传,具体事务都已经交待的非常清楚,我参加的是第四批结亲活动。

大家生怕误了行程,一行人早早的来到乌鲁木齐南站,提前两小时就进了站台。学校管理部门做了充分的准备,将这次的三十八名干部分成了四个组,各组利用这个等待时间又进行了出发前的交流准备。长途火车对于我来说是很久以前的回忆了,带队老师一号召,大家就神奇般的出现在了餐车,很多人和我一样还没到结亲现场已经开心这次不期而遇的聚会了。

由于新疆的特殊现状,平时大伙儿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超负荷忙碌着,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放下一切心无旁骛的聊天畅谈。有的仍然聊工作,但是更多的老师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放松一下,于是三三两两有的打牌,有的开玩笑,有的评论实事……终归是不拘一格快快乐乐,直到列车员催促睡觉时仍有一些人依依不舍的不愿离开。

火车到达喀什的时候天还没亮,迎接我们的同志们早早就等在了站外,火车上一夜的颠簸没有让大家觉得疲劳,匆匆忙忙吃了早餐便又继续赶路了,我们结亲的村子离喀什还有四个小时的汽车路程,从喀什出发一路朝东南行驶,沿途三三两两的驴车、拖拉机和其他非机动车把我们带回了那个记忆中的贫困年代。

结亲的老百姓早早的等在了村委会,我们一到人群就沸腾了,老百姓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与人交往那种骨子里面的质朴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我结亲的是一个三口之家,当家的男人叫努尔买买提,年龄于我不相上下却显得格外苍老,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而又对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没有太多办法的无奈。怕我走路辛苦,坚持要用他的摩托车载着我。进家门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是进家之后的眼前情况还是让我震撼了。整个房间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屋内昏暗杂乱,不懂事的小鸡人来疯似地往我们坐的地方串。努尔买买提让爱人拿出家里珍藏的一块毯子铺在了我们面前,无论我怎么嘱咐不要破费,他还是拿出了他家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这些亲戚,嘴里对眼下的贫困觉得惭愧不已,说了很多很多话,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再苦我也要让孩子好好读书,哪怕我和她妈妈卖血也值得”这句话他说了两遍,也唤起了我对家庭几十年前的回忆。那时候我们家由于客观原因非常艰苦,但是勤劳善良的父母仍然快乐的将我们四个孩子拉扯大。通过专门赶过来的同事艾克热木(我们学院到南疆参与双语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老师)简单的告诉了努尔买买提我们家的家庭情况和历史,特别的赞同和理解他对孩子教育的坚持,很肯定的告诉他:作为亲戚我一定会关注孩子教育的。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时间又短,没来的及深入了解亲戚家的实际情况,但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却达到了。离别之际主人似有些不舍,想想来日方长,我只是很笃定地告诉他,我会带着家人一起来见他这个远方的亲戚的;与此同时,我把结亲戚的信息发给了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家人,她们母女非常支持我的决定,妻子当即清理了很多的生活必需品准备随后寄给亲戚家;女儿还特地叮嘱我一定要带这个不曾谋面的小妹妹到北京玩,要把自己的公主裙送给她。

短短的结亲活动暂时告一段落。回程的路上,我对组织安排的这次结亲活动的深远意义愈发清晰和理解。结亲活动一方面让国家工作人员能够真正了解百姓的实际需要,让党的关爱深入人心、深入千家万户;另一方面也给老百姓打开了一扇窗,通过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和各民族团结。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援疆结亲不只是付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一种收获和历练,是我政治意识和人生观的收获和升华。(编辑:翁传洁;供稿/图:两项活动办公室)